地球的下面是指什么?

互聯(lián)網 未結 9 1243
asdaassdd
asdaassdd 2022-05-07 13:19
地球的下面是指什么?

9條回答
  •  gh6305
    gh6305 (樓主)
    2022-05-07 13:57

    按照科學的說法,地球就是一臺平均直徑12756千米的球體,這個球體里面由地殼、地幔、地核組成。自古以來的神鬼之說是沒有任何根據,也至今沒有實證的。有人說,俄羅斯和美國都在地球上打了一臺一萬多米深的井,里面出現(xiàn)了許多怪事,有怪叫聲和壞鉆頭之類,怪叫聲沒有任何事實來說明,壞鉆頭很正常,打那么深的井,技術和設備要求都很高,到了一定深度難打下去是很正常的事。何況對于地球來說,一萬多米連打穿地殼也差很多,根本探不到地底下什么東西。無非是得到了一些地殼巖石的資料而已。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,也是(地球上絕大多數有機生命)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。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,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,它的外部呈現(xiàn)出高低起伏的形態(tài),因而地殼的厚度并不均勻: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,我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;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~10公里;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公里,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,僅是薄薄的一層。地殼中隨著深度的增加,溫度上升,在10公里的深處就可達到200度。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,叫做“地?!?,厚度約2865公里,主要由致密的造巖物質構成,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、質量最大的一層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。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臺軟流層,推測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,蛻變放熱,將巖石熔融后造成的,可能是巖漿的發(fā)源地。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巖石圈。下地幔溫度、壓力和密度均增。溫度可達3000到6000度。地幔下面是地核,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。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、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,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,物質大致成液態(tài),可流動;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;內地核是一臺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,物質大概是固態(tài)的,主要由鐵、鎳等金屬元素構成。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,估計溫度在6000℃以上,壓力達1.32億千帕以上,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。地球結構是經過100多年來科學家們的努力逐步認識的,主要利用勘探和地震波方式來了解,目前已經基本清楚了,地球就象許許多多天體一樣,就是一臺各種物質組成的天體,圍繞著太陽旋轉。但地球獨特的歷史發(fā)展狀況和氣候環(huán)境條件,孕育了生態(tài)和文明,而且迄今為止人類在宇宙中還沒有發(fā)現(xiàn)地外的文明。所以地球又是個很特殊的天體,至少在太陽系是這樣。

提交回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