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李曉明的工筆畫》一書中有詳細的步驟
第一步:
淡墨勾勒花頭,中墨勾反葉、枝梗 。濃墨勾正葉。
宋人原作用線尤其是花頭的用線非常細,墨色也非常淡,臨摹的時候應該避免平時的用線習慣,盡量向原作靠攏。
正葉葉筋采用雙鉤方法為之,也有別于目前流行的正葉葉筋兩邊留水線的處理手法。
第二步:
淡淡的赭墨色(朱磦+墨+少許曙紅)底紋筆刷底色。
干后用隔夜赭石(朱磦+墨調和后放置一夜)平涂三次底色(花卉、葉子等部分不涂)。隔夜色有渣滓,能出現比較粗糙的肌理效果,對襯托出花瓣的水靈感覺有一定的幫助。
淡白色平涂花頭。
反葉、枝干平涂赭石色(赭石中可略微加入微量草綠)。正葉、蓮蓬平涂老綠色(草綠+少許胭脂)。
第三步:
花頭用淡曙紅多次分染(用色一定要?。?br> 染色時需要注意反瓣可比正瓣多染一到兩次。
反葉、枝干用草綠分染,枝干部分采用兩邊往中間染的“染低法”。反葉葉筋兩邊留水線,接近于近代通行的正葉處理手法。隨后反葉用淡朱磦從葉子邊緣往根部倒染。
蓮蓬用赭石色分染,最深處略加墨分染。
花瓣根部即蓮蓬周圍可用胭脂略加朱磦整體統(tǒng)染,這樣染一下以后點花蕊的時候就容易讓花蕊亮起來。
正葉用花青多次分染,要有意識的擠出正葉葉筋。越是根部這種擠的感覺越明顯,到了邊緣部分要弱化一些,始終保持整體的明暗關系要和諧,避免局部刻畫過分?!?br> 第四步:
正葉繼續(xù)用墨青色(花青+墨)提染,淡墨青色(花青+墨)勾勒細葉脈。
花瓣互相掩蓋的地方用極淡的灰綠色(三綠+少許墨)淡淡的分染一下明暗關系,千萬不要染過了。
花瓣尖部用濃曙紅局部提染后再用中等濃度的胭脂提染一下,胭脂為冷色,有別于曙紅的暖色,提染一下胭脂,花瓣會紅的更有層次,初學者在描繪別的粉紅花頭的時候也可以采用此法。
反葉。枝干整體罩染薄五綠(三綠+白色)。其中枝干是從中間往兩邊分染,反葉是從根部往邊緣整體罩染。同時,用五綠提染一下蓮蓬和蓮子的亮面。
蓮蓬周圍的花瓣根部繼續(xù)用淡胭脂色+少許朱磦整體統(tǒng)染?!?br> 第五步:
花瓣提染中等濃度的白色,這一步非常關鍵,處理手法不能雷同。有的地方是為了擠出反瓣,有的地方是為了襯托出上層的花瓣,所以有的地方可能提染在根部,有的地方可能提染在中間部分??傊?,大部分的白粉還是提染在花瓣的中間部位,分別向根部和瓣尖分染開去。
淡曙紅勾勒花瓣邊緣、勾細花脈。
淡墨勾花絲,隨后用桔黃色(藤黃+朱磦)復勒花絲。
淡花青復勒一下正葉的細葉脈。用筆可以略隨意一些。
濃白色立粉點花蕊,干后用很淡的淡胭脂色在花蕊的中間微微再點一次,更好的表現花蕊的立體感覺。
正葉除了葉筋部分整體再次平涂一層偏綠的草綠色。
根據畫面整體關系淡墨整體調整一下正葉的大明暗關系。淡赭墨色調整一下反葉的整體明暗關系。
濃胭脂點蓮子的頂部圓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