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神賦圖、清明上河圖、富春山居圖、漢宮春曉圖、百駿圖、步輦圖、唐宮仕女圖、五牛圖、韓熙載夜宴圖、千里江山圖。
1、洛神賦圖
《洛神賦圖》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,原《洛神賦圖》卷為設色絹本。是由多個故事情節(jié)組成的類似連環(huán)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,現(xiàn)已失。
現(xiàn)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,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(二件)、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。
畫卷從右端開始,第一段描繪了黃昏,曹植率領眾隨從由京城返回封地,經(jīng)過洛水之濱時停駐體息。在平靜的水面上,風姿絕世、含情脈脈的洛神衣帶飄逸、動態(tài)從容,凌波而來。
柳岸邊,曹植身體微微前傾,伸出雙手擋住眾隨從。隨從們目光呆滯,而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前方水面上美麗的洛神。
畫家巧妙地通過這一瞬間動作,不僅形象而生動地表現(xiàn)出曹植見到洛神的驚喜之情,而且將曹植被洛神的絕世之美所深深吸引的內心活動表現(xiàn)的極為生動。
曹植解玉佩相贈表達對洛神的深切愛慕,洛神指潛淵為期,曹植又怕受騙,心情矛盾。于是便斂容定神,守之以禮,二人情意纏綿。
洛神與諸神仙嬉戲,風神收風,河神撫平水波,水神鳴鼓,女蝸起舞,洛神在空中、山間、水中若隱若現(xiàn),舒袖歌舞。
通過女神與眾神仙的歡樂、嬉戲的熱鬧場景,為洛神與曹植即將分離做了鋪墊,襯托出女神無奈和矛盾的內心狀態(tài)。
第二段描繪了人神殊途,不得不含恨別離時的情景,這是故事情節(jié)的高潮。畫家大力描繪洛神離去時的陣容,場面宏大激揚,熱鬧非凡。六龍駕駛著云車,洛神乘云車向遠方駛去,鯨航從水底涌起圍繞著車的左右。
六龍、文魚及鯨的描繪細致,動態(tài)生動奔放。云車、云氣都作在天空中作飛馳狀,離別場面熱鬧異常、如醉如癡。
在岸邊,曹植在眾隨從的扶持下,目送著洛神漸漸遠去,眼神中傾訴著無盡的悲傷與無奈。洛神不停的回頭望著岸上的曹植,眼神中流露出不舍與依戀。隨著二者距離越來越遠,襯托出曹植與洛神心中無奈分別的苦痛,使畫面中無法相守的悲傷氣氛更加濃烈。
最后一部分描繪了就駕啟程。表現(xiàn)洛神離去后,曹植對她的深切追憶與思念。曹植乘輕舟溯流而上追趕云車,希望再次見到洛神的倩影。但是無奈人神相隔,早己尋覓不到洛神的蹤影。
思念與悲傷之情不能自己,以至于徹夜難眠,在洛水邊等待到天明,流連忘返的場景。直到隨從們驅車上路,曹植仍然不斷回頭張望,最后懷著不舍和無奈的心情,踏上返回封地的歸途。
曹植的無限悵惘之情生動地呈現(xiàn)在畫卷上,使觀者被洛神與曹植間的真摯感情所感染。
2、清明上河圖
清明上河圖,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為北宋風俗畫,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,屬國寶級文物,現(xiàn)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清明上河圖寬24.8厘米、長528.7厘米,絹本設色。作品以長卷形式,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,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(又稱汴京,今河南開封)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,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,也是北宋城市經(jīng)濟情況的寫照。
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。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,共繪了數(shù)量龐大的各色人物,牛、騾、驢等牲畜,車、轎、大小船只,房屋、橋梁、城樓等各有特色,體現(xiàn)了宋代建筑的特征。
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。《清明上河圖》雖然場面熱鬧,但表現(xiàn)的并非繁榮市景,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“盛世危圖”,官兵懶散稅務重。
3、富春山居圖
《富春山居圖》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(chuàng)作的紙本水墨畫,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(無用師)所繪,1350年繪制完成,后幾經(jīng)易手,并因“焚畫殉葬”而身首兩段,前半卷:剩山圖,現(xiàn)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;后半卷:無用師卷,現(xiàn)藏臺北故宮博物院。
《富春山居圖》原畫畫在六張紙上,六張紙接裱而成一副約七百公分的長卷。而黃公望并沒有一定按著每一張紙的大小長寬構思結構,而是任憑個人的自由創(chuàng)作悠然于山水之間,可遠觀可近看。
這種瀏覽、移動、重疊的視點,或廣角深遠,或推近特寫,瀏覽過程中,視覺觀看的方式極其自由無拘,角度也非常千變萬化。
4、漢宮春曉圖
《漢宮春曉圖》是明代畫家仇英創(chuàng)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,現(xiàn)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。
《漢宮春曉圖》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題,用長卷的形式描繪后宮佳麗百態(tài);畫中后妃、宮娥、皇子、太監(jiān)、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,個個衣著鮮麗,姿態(tài)各異,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。其中,亦包含有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故事。
除卻各仕女群像之外,亦融入各種文人式的休閑活動:包括妝扮、澆灌、折枝、插花、飼養(yǎng)、歌舞、彈唱、圍爐、下棋、讀書、斗草、對鏡、觀畫、圖像、戲嬰、送食、揮扇等。
5、百駿圖
《百駿圖》是意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創(chuàng)作的繪畫作品,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此圖稿本為紙質,原作分別收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(紙質稿本)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(絹本)。
此圖為一長卷,從右至左,畫面開始是兩棵參天的老松樹,透過松枝的空隙,露出了牧馬人搭建的簡易白色帳篷,有三個身穿滿族服裝的牧人在帳篷前,二人倦怠地或坐或臥,還有一人雙手拄著套馬桿立在那里,看著不遠處的馬匹,一只牧犬從帳篷內伸出了半個身子。
6、步輦圖
《步輦圖》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,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,現(xiàn)藏于故宮博物院。作品設色典雅絢麗,線條流暢圓勁,構圖錯落富有變化,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。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。
圖卷右半是在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的唐太宗,左側三人前為典禮官,中為祿東贊,后為通譯者。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圖焦點。
閻立本煞費苦心地加以生動細致的刻畫,畫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, 目光深邃,神情莊重,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范與威儀。
閻立本為了更好地突現(xiàn)出太宗的至尊風度,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襯托表現(xiàn)。一是以宮女們的嬌小、稚嫩,以她們或執(zhí)扇或抬輦、或側或正、或趨或行的體態(tài)來映襯唐太宗的壯碩、深沉與凝定,是為反襯。
二是以祿東贊的誠摯謙恭、持重有禮來襯托唐太宗的端肅平和、藹然可親之態(tài),是為正襯。該圖不設背景,結構上自右向左,由緊密而漸趨疏朗、重點突出,節(jié)奏鮮明。
7、唐宮仕女圖
《唐宮仕女圖》是一幅中國畫作,作者是唐代張萱、周昉,該畫描述唐代美女眾生像。主要表現(xiàn)唐代貴族婦女生活情調,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征。被稱為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”之一。
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,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。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,“傾國傾城貌,多愁多病身”。
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,雍容典雅著稱,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過于張萱的《虢國夫人游春圖》、《搗練圖》和周昉的《簪花仕女圖》、《揮扇仕女圖》以及晚唐的《宮樂圖》。
8、五牛圖
《五牛圖》是唐朝韓滉創(chuàng)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,又名《唐韓滉五牛圖》,該作品現(xiàn)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《五牛圖》為黃麻紙本,縱20.8厘米,橫139.8厘米,在橫卷上畫了五條神態(tài)、性格、年令各異的牛。從右至左,首匹為棕色老牛,描繪成一邊咬著東西一邊在雜木旁蹭癢癢的情狀,意態(tài)悠閑。
次為黑白雜花牛,身軀壯大,翹首搖尾,步履穩(wěn)?。坏谌樯铘魃吓?,筋骨嶙峋,縱峙而鳴,白嘴皓眉,老態(tài)龍鐘。
第四匹為黃牛,軀體高大,峻角聳立,回首而顧;第五匹牛,絡首而立,體態(tài)豐厚,凝神若有所思,雙眼流琢出倔強的個性。
9、韓熙載夜宴圖
《韓熙載夜宴圖》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,現(xiàn)存宋摹本,絹本設色,現(xiàn)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該幅無款。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“熙載風流清曠,為天官侍郎,……”20字。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書題“夜宴圖”三大字。卷后有南宋史彌遠“紹勛”葫蘆印,清·宋犖鈐“商丘宋犖審定真跡”一印。
拖尾有行書“韓熙載小傳”,后有元·班惟志泰定三年(1326年)題詩,又積玉齋主人題識。后隔水清·王鐸題跋,后有“董林居士”、“緯蕭草堂畫記”等收藏印。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。
10、千里江山圖
《千里江山圖》是北宋王希孟創(chuàng)作的絹本設色畫,現(xiàn)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該作品以長卷形式,立足傳統(tǒng),畫面細致入微,煙波浩渺的江河、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,漁村野市、水榭亭臺、茅庵草舍、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、駛船、游玩、趕集等動景,動靜結合恰到好處。
在該作品人物的刻畫上,極其精細入微,意態(tài)栩栩如生,飛鳥用筆輕輕一點,具展翅翱翔之態(tài)。
《千里江山圖》畫卷,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(fā)展的里程;而且,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,并將創(chuàng)作者的情感付諸創(chuàng)作之中?!肚Ю锝綀D》雖屬于寫意之作,但不乏工美佳作,表現(xiàn)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?shù)纳顟B(tài)度?!肚Ю锝綀D》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
分別是:洛神賦圖、清明上河圖、富春山居圖、漢宮春曉圖、百駿圖、步輦圖、唐宮仕女圖、五牛圖、韓熙載夜宴圖、千里江山圖。
1、洛神賦圖:作者(東晉顧愷之)
《洛神賦圖》是由多個故事情節(jié)組成的類似連環(huán)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,現(xiàn)已失。現(xiàn)主要傳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,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(二件)、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。
故宮博物院的兩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,只不過景物有一繁一簡之分。
全卷分為三個部分,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。人物安排疏密得宜,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、重疊、交換,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,無不展現(xiàn)一種空間美。
在現(xiàn)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,《洛神賦圖》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。
2、清明上河圖:作者(北宋張擇端)
清明上河圖,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為北宋風俗畫,屬國寶級文物,現(xiàn)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清明上河圖寬24.8厘米、長528.7厘米 ,絹本設色。
作品以長卷形式,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,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(又稱汴京,今河南開封)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,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,也是北宋城市經(jīng)濟情況的寫照。
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。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,共繪了數(shù)量龐大的各色人物,牛、騾、驢等牲畜,車、轎、大小船只,房屋、橋梁、城樓等各有特色,體現(xiàn)了宋代建筑的特征。
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?!肚迕魃虾訄D》雖然場面熱鬧,但表現(xiàn)的并非繁榮市景,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“盛世危圖”,官兵懶散稅務重。
3、富春山居圖:作者(元代黃公望)
《富春山居圖》,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畫家黃公望為師弟鄭樗(無用師)所繪,1350年繪制完成,后幾經(jīng)易手,并因“焚畫殉葬”而身首兩段,前半卷:剩山圖,現(xiàn)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; 后半卷:無用師卷,現(xiàn)藏臺北故宮博物院。
富春山居圖,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,畫面用墨淡雅,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,墨色濃淡干濕并用,極富于變化。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%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,20%為富陽的景色。
富春山居圖被譽為“畫中之蘭亭”,屬國寶級文物。2011年6月,前后兩段在臺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。
4、漢宮春曉圖:作者(明代仇英)
《漢宮春曉圖》是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,現(xiàn)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?!稘h宮春曉圖》以人物長卷畫,生動地再現(xiàn)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。
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,林木、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,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,極勾描渲敷之能事,體現(xiàn)了作者積極向上、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,亦表達了他對宮廷浮華美好生活的贊美。
《漢宮春曉圖》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,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,亦被譽為中國“重彩仕女第一長卷”。
5、百駿圖:作者(意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)
《百駿圖》是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此圖稿本為紙質,原作分別收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(紙質稿本)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(絹本) 。
此圖共繪有100匹駿馬,姿勢各異,或立、或奔、或跪、或臥,可謂曲盡駿馬之態(tài)。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(shù)人,控制著整個馬群,體現(xiàn)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系。
6、步輦圖:作者(唐朝閻立本)
《步輦圖》。是現(xiàn)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作品設色典雅絢麗,線條流暢圓勁,構圖錯落富有變化,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。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。
公元640年(貞觀十四年),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,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?!恫捷倛D》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。
現(xiàn)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。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絹本,設色,縱38.5厘米,橫129.6厘米。
《步輦圖》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,內容反映的是吐蕃(今西藏)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。它是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歷史見證。
7、唐宮仕女圖:作者(唐代張萱、周昉)
《唐宮仕女圖》是一幅中國畫作,該畫描述唐代美女眾生像。主要表現(xiàn)唐代貴族婦女生活情調,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征。被稱為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”之一。
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,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。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,“傾國傾城貌,多愁多病身”。
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,雍容典雅著稱,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過于張萱的《虢國夫人游春圖》、《搗練圖》和周昉的《簪花仕女圖》、《揮扇仕女圖》以及晚唐的《宮樂圖》。
8、五牛圖:作者(唐朝韓滉)
《五牛圖》,又名《唐韓滉五牛圖》, 該作品現(xiàn)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《五牛圖》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,各具狀貌,姿態(tài)互異。一俯首吃草,一翹首前仰,一回首舐舌,一緩步前行,一在荊棵蹭癢。整幅畫面除最后右側有一小樹除外,沒有其他的背景,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。
《五牛圖》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,少數(shù)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,也是現(xiàn)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。
9、韓熙載夜宴圖:作者(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)
《韓熙載夜宴圖》現(xiàn)存宋摹本,絹本設色,現(xiàn)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《韓熙載夜宴圖》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。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,即琵琶演奏、觀舞、宴間休息、清吹、歡送賓客五段場景。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,工整精細,構圖富有想象力。
作品造型準確精微,線條工細流暢,色彩絢麗清雅。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,尤其敷色更見豐富、和諧,仕女的素妝艷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。
10、千里江山圖:作者(北宋王希孟)
《千里江山圖》現(xiàn)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該作品以長卷形式,立足傳統(tǒng),畫面細致入微,煙波浩渺的江河、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,漁村野市、水榭亭臺、茅庵草舍、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捕魚、駛船、游玩、趕集等動景,動靜結合恰到好處。
在該作品人物的刻畫上,極其精細入微,意態(tài)栩栩如生,飛鳥用筆輕輕一點,具展翅翱翔之態(tài)。
《千里江山圖》畫卷,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(fā)展的里程;而且,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,并將創(chuàng)作者的情感付諸創(chuàng)作之中。
《千里江山圖》雖屬于寫意之作,但不乏工美佳作,表現(xiàn)了青年畫家具有嚴謹?shù)纳顟B(tài)度?!肚Ю锝綀D》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