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將對俄羅斯進行訪問。這也是王毅此次歐洲之行的最后一站,受到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。據中國外交部此前介紹,王毅此次訪俄有兩個重點,一是聚焦下階段的中俄關系發(fā)展,二是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(qū)熱點問題等深入交換意見。在國際安全形勢日益脆弱、甚至面臨失衡之際,中俄作為相鄰的兩個大國,雙邊關系保持健康穩(wěn)定發(fā)展勢頭,本身就有利于世界和平。
由于正值俄烏沖突爆發(fā)一周年之際,在西方已經基本切斷與俄羅斯聯系的情況下,外界關注中俄會在這一熱點問題上做出哪些互動,釋放什么信號,這是正常的。然而一些來自西方的聲音顯然遠遠不止“關切”,而是試圖用俄烏沖突綁架中俄關系,它們要么渲染中俄“結盟”,要么離間中俄“友誼不會長久”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甚至毫無根據地宣稱,中國正考慮向俄羅斯提供包括武器彈藥的“致命性支持”。這些輿論造勢的目的就是要處心積慮地制造“中俄正常交往是過錯”的氛圍,向中俄每一次的正?;邮┘訅毫Α?/p>
需要指出,美國從一開始就戴著厚厚的有色眼鏡看待中俄友好關系,在俄烏沖突爆發(fā)后變得更加囂張,好像找到了“道義”的借口,但它既沒有資格,更沒有公信力。事實上,無論有沒有發(fā)生俄烏沖突,美國都打心底里不希望看到中俄發(fā)展關系,來自華盛頓的猜忌、挑撥和破壞沒有中斷過,而現在因為俄烏沖突達到了一個高峰。值得一提的是,前幾年美國戰(zhàn)略學界曾嚴肅地討論過“聯俄制華”的可能性,特朗普總統(tǒng)任期內還做過這方面的嘗試,說明華盛頓對中俄關系的心思一直很不單純,摻雜著陰暗的地緣政治算計,就算現在戴上一副虛偽的面具也是掩蓋不住的。
同樣出于地緣政治的私心,美國才不斷在俄烏沖突中拱火遞刀、鼓動對抗,這也是歐洲大陸流血不止的根本原因。而中國與各國發(fā)展關系,從來都是坦坦蕩蕩、光明磊落。正像王毅日前與布林肯會晤時所強調的,新時代中俄全面戰(zhàn)略協(xié)作伙伴關系建立在不結盟、不對抗、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,是兩個獨立國家主權范圍之內的事情。美國沒有資格更沒有權利對中俄關系指手畫腳甚至脅迫施壓。
在訪問俄羅斯之前,王毅在慕安會期間應約會見了烏克蘭外長庫列巴,從媒體披露的現場情況來看,雙方一見面,庫列巴就主動和王毅緊緊握手,并且在會談中表示,烏克蘭重視中方關于政治解決危機的立場,強調期待中方繼續(xù)發(fā)揮建設性作用。幾乎就在布林肯對華發(fā)出不負責任指控的同時,烏克蘭總統(tǒng)澤連斯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沒有證據表明,北京正在向莫斯科提供軍事援助。烏克蘭的態(tài)度和想法,看來只在西方一些人覺得“有用”的時候才會變得重要。
中國不希望看到沖突的爆發(fā),不愿看到烏克蘭危機“長期化、擴大化”,這是十分真誠的態(tài)度。在俄烏沖突爆發(fā)后不久,中方就提出“四個應該”,即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,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都應得到遵守,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,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得到支持。中方反復強調,沖突戰(zhàn)爭沒有贏家、復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、大國對抗必須避免。如今回過頭看,中方立場的價值愈發(fā)凸顯。比起一些國家的煽風點火、火上澆油,誰在真正呼吁對話、爭取和平,是不難分辨的。
過去的許多歷史經驗證明,不接觸、不對話無助于地區(qū)乃至全球性問題的解決,反而往往只會讓局面變得更加艱難。中國和俄羅斯始終保持著獨立自主的雙邊關系,無論對兩國還是對國際關系的穩(wěn)定而言,都是一份值得珍惜的正資產,它也應對國際關系形成更多啟示,尤其在俄烏沖突復雜難纏的當下。
(原標題:環(huán)球時報社評:中俄友好,這是世界的正資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