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劇大勢卜冠今,90后四小花之一關(guān)曉彤,90后演技之光李庚希,三位新生代小花強強聯(lián)手,讓新劇《二十不惑》自帶“熱劇”標簽。
以《二十而不惑》為題,顧名思義,這是一個描寫年輕人突破迷茫的勵志故事。劇情圍繞即將畢業(yè)的95后大學生展開。
他們正處于學校和社會的轉(zhuǎn)型期,有著學生的青春熱血,也開始對未知的世界感到迷茫。青春與奮斗的融合,注定是一段特殊的“有限記憶”。
這個話題在熒屏上討論過很多次,也給出過精彩的“20歲和80歲”代表作。不過客觀來說,對于《二十不惑》這個屬于95年的人來說,七個字最初的期望值并不高。
因為,當影視業(yè)開始演繹90后“不惑”的故事時,這個題材就進入了低谷。許多作品要么是膚淺的情節(jié),要么是過度關(guān)注精彩的人物,往往主題空洞,難以產(chǎn)生強烈的共鳴。
90后“20不迷?!边€沒看懂。影視人如何理解90后的代溝?按照國劇的習慣操作,這樣的作品很容易被做成一個由空洞的話題和段落支撐的影視“雞湯”。
然而,《二十不惑》只用兩集就打破了所有的低期待。不出意外的話,應該會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有力榜樣,有爆國劇的潛力。
“精致”外表下的真情流露
這部劇的劇情是根據(jù)同宿舍四個女生的故事改編的。姜(),一個傲慢的美女,一個劇場的(李庚希)和一個追星的女孩段佳寶,他們的角色設(shè)置符合當代年輕人的需求。
先說“錢”這個主題,但是《二十不惑》的故事好像并不缺錢。
劇中四位女主中有三位有著一般人無法企及的經(jīng)濟能力。段家寶的父親是知名企業(yè)家,羅燕擁有兩套房產(chǎn)。梁爽門檻很好,有福爾的男朋友做后盾。
蔣,唯一一個有貧困的人,并不是經(jīng)濟底層的設(shè)定,宿舍生活背景緊湊卻時尚,讓《二十不惑》感覺與國產(chǎn)劇過分“精致”。
但這種印象在人物背景介紹之后幾乎很快就消失了,因為無論是“精致”的外表,還是四分之三富婆比例的夸張設(shè)定,都被帶有真情實感的劇情完美中和了。
姜并不是來自最貧困的家庭,但她的家庭無法提供優(yōu)秀的經(jīng)濟和背景支持,所以有“錢”的問題是完全違背她的。
相對于不愁花錢的超級富二代和為溫飽而奮斗的窮學生這兩個極端,表面看起來很好卻處處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蔣才是大多數(shù)普通人的寫照。
為了省錢,她可以多年堅持使用有故障的舊手機;為了在前任面前維持自尊,她會想盡一切辦法,為了一部手機,收集所有可支配的積蓄,心路歷程極其感性。
目前年輕人生活中常見的細節(jié)也被編劇捕捉到,讓劇情更接地氣。
姜從溝通障礙到脾氣暴躁一步一步教媽媽如何使用手機錢包。經(jīng)歷過的人都能體會到這種感覺。以第三人稱的視角看這個片段,真的很搞笑,也很難過。
段家寶的追星女孩并不是簡單地被這個流行的標簽所暗示,而是熟悉使用諸如“團粉”、“粉專用”、“墻頭”等元素。作家真的很懂年輕人。
人物和細節(jié)的真情流露,讓這部劇“精致”的外殼填充了堅實的內(nèi)在,戲劇化、接地氣,故事看起來很好,很有說服力。
一個擊中人心的話題,追劇是停不下來的。
故事的真情實感不僅取決于設(shè)定和細節(jié),還需要強有力的話題來激起觀眾的討論欲望,從而使劇情具有承上啟下的張力,維持觀眾的熱情。
這方面《二十不惑》編劇處理的很
一個是窮學生王偉。她經(jīng)濟上的拮據(jù),讓經(jīng)濟門檻很低的姜無力救助。然而,經(jīng)濟上的不平等使她逐漸用貧窮作為武器,在道德上綁架他人。
我這么窮,為什么就不能讓我做一次呢?
另一個是姜,她借錢幫助王偉,但被指責虛榮和愛錢,因為她堅持要回自己的錢。她辛辛苦苦掙來的每一分錢,卻因為想把錢拿回來買手機而被當成“壞人”。
我愛錢,但是拿回自己的錢有錯嗎?
最后一個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旁觀者,他們習慣性站到“弱者”王薇一方指責姜小果,即使姜小果的兩位好友也會忍不住覺得她應該更寬容一些。
她那么可憐,你讓一讓怎么了?
上帝視角的觀眾會理性發(fā)出疑問:憑什么呢?憑什么姜小果要委屈自己?憑什么王薇要用別人的錢來滿足自己的需求?窮就是理嗎?
但現(xiàn)實中,大部分人更習慣做站在道德至高點上抨擊“姜小果”的旁觀者,與王薇相比,擁有普世價值觀的旁觀者才是最可怕的。
這個議題拋出后,觀眾抒發(fā)欲被迅速拔高,也成了本劇第一個值得反思的痛點,使觀眾迅速被劇情感染,隨著每一集新議題的遞進出現(xiàn),更牢牢被吸引。
點到為止的分寸感,舒適的觀劇體驗
從接地氣的設(shè)定與故事便可以看出,《二十不惑》的編劇對當代年輕人生活與心態(tài)有深入的了解,并懂得如何用社會痛點調(diào)動觀眾情緒。
與此同時,《二十不惑》當下已播出的劇情,又避開很多現(xiàn)實議題的熱播劇常犯毛病:熱衷“冒犯”觀眾。
奇葩人設(shè)、痛點矛盾容易制造話題,他們便不斷用這類設(shè)定沖擊觀眾,從而帶動作品熱度,完全不顧及一味的冒犯是否讓故事虛浮。
于是,大量熱播劇都有出現(xiàn)“被XXX(角色)氣死”的熱搜,角色過度圣母或過度奇葩的行為一再挑戰(zhàn)觀眾的忍耐力。
痛點問題同樣如此,原生家庭話題高,影視劇里的吸血鬼父母便一個賽一個極端,出軌情節(jié)受熱議,最強小三、最強渣男代表角色一再更換。
探討90后的“二十不惑”影視作品失敗的常見原因,也因為劇情過度渲染極端人設(shè)與矛盾,導致很多作品的口碑完全跟不上熱度。
很難得,《二十不惑》擁有著適度的分寸感,無論人物還是痛點話題,總能夠點到為止,激起觀眾的興趣,卻又不過度消費我們的情緒。
心機女把大方的段家寶當成冤大頭,正當其他角色與觀眾惱怒心機女的自私與段家寶過于寬容的性格時,她自己便主動反擊了對方。
姜小果堅持向王薇要回自己錢的觀念最終還是收獲好友的支持,三人組反擊道德綁架高手的劇情大快人心,但編劇還是適時讓這個矛盾以積極方式收尾。
與讓王薇名譽掃地相比,適度的教訓更能解決問題,向觀眾傳遞“越窮越要努力”的價值觀,也遠比單純的打臉更有力度。
制造話題容易,挑起觀眾的情緒也不算難,但話題有意義且能夠及時控制情緒感染,則編劇足夠的用心與克制,最終才能成就讓人驚艷的《二十不惑》。